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有功网美容化妆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68|回复: 0

[行业新闻] 程十安推荐的彩妆品牌被曝倒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9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快乐帮小美 于 2025-3-19 09:36 编辑

从爆火到停摆,人气彩妆品牌在中国缘何折戟?


近日,曾被知名美妆博主程十安大力推荐的美国平价彩妆品牌ColourPop(卡拉泡泡),其在中国的三大主要销售渠道均已无法下单:小红书店铺中所有商品下架,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显示维护状态。



图源:微信、支付宝、小红书


3月12日,ColourPop在小红书和微博官方账号针对此作出回应,称近3个月来,因出现一些状况,部分订单虽付款成功,但商品暂时未能发出。


品牌方团队正在与支付宝、微信展开深入沟通,以便第一时间为消费者处理相关问题,包括正常发货或退款。


图源:小红书、微博


曾被知名博主推荐过的人气彩妆品牌ColourPop,如今在中国的运营似乎出现了一些状况。


人气彩妆品牌在华运营困难

在ColourPop发出回应之前,小红书平台上就已经涌现出大量向其维权的帖子,“小程序倒闭,抓紧退钱!”“我半个月前下单了900多的东西,现在下落不明。”


图源:小红书


聚美丽第一时间联系ColourPop小红书平台的官方账号,求证其是否将闭店退出中国市场,截至目前还未得到回复。


而在小红书平台上ColourPop的回应贴文中,也有消费者表示:给官方发了三四次邮件,同样没有收到回复。该消费者还提到,自己投诉过支付宝官方,支付宝官方给出的回复是联系不上商家。


图源:小红书


随后,聚美丽采访了两位购买过ColourPop产品的消费者(以下分别以消费者A和消费者B代称)。


消费者A透露:“11月底下的单,可到现在都没退款。”消费者B则表示:“900多的订单就像石沉大海,投诉都不知道该找谁。”


经进一步了解得知,消费者B曾在微信小程序下单,购买了眼影盘、土豆泥眼影、口红唇釉等产品,总计花费900多元人民币。


并且,消费者B还向聚美丽反映,“第一次投诉根本没解决问题,商家给微信的凭证甚至是假的,下单时间都对不上。微信平台投诉现在已完结了,没办法对订单再次投诉。”截至目前,ColourPop未给消费者B任何售后答复。


图源:小红书


回顾品牌发展历程,结合官网信息可知,ColourPop于2014年5月1日由Laura Nelson和John Nelson兄妹创立,首批产品为31款眼影。据DIGOOD多谷报道,2023年ColourPop在全球用户已超过2600万,知名度可与MAC媲美,是美国人气第一的开架彩妆。

近年来,ColourPop在全球市场的业绩也呈稳步增长态势。


据亿恩APP公众号报道,2023年,ColourPop年营收额为1.4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2亿元);2024年,该品牌的年销售额预计还会持续攀升,有望突破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9亿元)。


自2018年进入中国,ColourPop获得众多红人推荐。拥有百万粉丝的博主程十安就曾表达对ColourPop的喜爱,称其为最能满足少女心的品牌之一,还对ColourPop的高光和眼影等产品赞不绝口:“这一直是我最pick的高光质地,好多色号都很出色。”


图源:程十安an公众号


由此可见,ColourPop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态势良好,在国内也曾经历短暂爆火。但为何如今其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经历着一定的困境?


陷商标长期拉锯战


ColourPop与盗版之间的商标拉锯战,或是其运营困难的原因之一。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15年,广州黛洛妃化妆品有限公司首次申请ColourPop第3类商标(化妆品所属分类),并于2018年6月注册公告。


图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然而,据36氪未来消费公众号报道,尽管同年(2015年)9月,ColourPop美国品牌方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但依据《商标法》相关规定,该商标依然有效。


并且根据天猫商城招商规则,注册品牌旗舰店需提供商标注册证或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若店铺由第三方代运营,还需商标权人(一般为品牌方)的独占授权书。由平台定向邀约、或是体量较大的品牌,可注册“官方旗舰店”。


这意味着,只要成功抢注商标,商家就能利用平台规则,绕过真正的品牌方自行注册旗舰店。当时天猫平台上的ColourPop旗舰店(现已关闭),其经营主体“东莞市卡泡贸易有限公司”,实际是获得了黛洛妃的授权,而非ColourPop美国品牌方。


除了ColourPop,还有多个品牌经历过商标抢注。


例如,资生堂旗下防晒品牌ANESSA,原定中文商标“安耐晒”在2015年被抢注,品牌中文名无奈改为“安热沙”。更早的还有欧莱雅旗下的Kiehl's,原中文商标“契尔氏”在2009年被抢注,后来改名为“科颜氏”。


可见,即便实力雄厚、影响力广泛的国际美妆巨头,在复杂商业环境下,也难以完全避免在商标问题上“踩坑”。


虽然目前“COLOURPOP”商标已归真正的品牌方所有(2018年9月提交注册,2024年2月注册公告),但显然,历经漫长商标拉锯战,ColourPop已错过在中国发展的最佳时机。


图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运营策略守旧,失掉市场份额


除商标问题外,ColourPop在中国市场的运营策略也存在重大缺陷。


2018年11月,ColourPop入驻小红书平台并开设店铺,但并未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店铺。而在微信小程序与支付宝小程序这两个销售渠道上,ColourPop以“美国直邮”方式开展销售,即常见的“海淘”模式。


在“海淘”模式下,从消费者下单、商家发货,到产品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整个流程可能长达数月。不仅收货时效性难以保证,一旦出现问题,售后维权极为困难,产品质量也存在隐患,如眼影盘等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易破碎。


在电商渠道多元化发展的当下,这样的布局显然过于局限,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同一时期,稚优泉、橘朵、完美日记等平价国货彩妆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据腾讯发布的《2019年国货美妆洞察报告》,2018年国货化妆品市场份额为56%,与此同时,国际大牌在华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在同等条件下,42%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国货美妆品牌,九成消费者表示未来会再次购买国货美妆。


相比之下,未能及时调整运营策略的ColourPop逐渐被这些国货品牌赶超,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而从大环境来看,如今的中国市场正在经历着“小众品牌”和“海外品牌”的冬天,而“海外小众品牌”更是遭遇两股寒风的夹击。再叠加上面提到商标纠纷和销售渠道的问题,ColourPop的日子自然难上加难。


ColourPop在中国市场的折戟,无疑为众多海外美妆品牌敲响了警钟。在瞬息万变且竞争激烈的中国美妆市场中,海外美妆品牌只有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特性,才有机会在这片潜力无限的市场中取得成绩。



来源:聚美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违规/投诉/建议/合作请联系:    值班编辑(小丹):   值班编辑(小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