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老鱼儿 于 2017-6-4 18:11 编辑
首先,我们来回顾下这几天来阿巴巴巴菜鸟和顺丰之间的一场大战:
6月1日凌晨,菜鸟发文称顺丰突然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已经停止给所有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菜鸟网络在起官方微博上发表声明,对此感到很突然,正在与顺丰紧急沟通。
随后顺丰表示数据接口系菜鸟封杀。因为顺丰的丰巢系统拒绝了菜鸟提出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包括取件码、所有非淘系订单的所有包裹信息要无条件共享给菜鸟。甚至还要丰巢把系统存放数据由腾讯云转到阿里云。
阿里巴巴随后表示很委屈,菜鸟并没有要顺丰商业机密的意思,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云云……
顺丰则表示,我们顺丰从来都是低调的,不炒作,这件事情就是你阿里巴巴一直居心不良,想把所有物流公司控制在自己手里,靠菜鸟平台绑架物流公司听从阿里的安排,吸物流公司的血。提醒其它商业团队提防阿里巴巴的狼子野心,希望所有快递行业同仁警惕菜鸟无底线染指快递公司核心数据行为……
总之,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撕脸大战!
6月2日开始,京东、腾讯、网易、美团、苏宁、四通一达、EMS等电商和物流们纷纷表态站队,各支持一方展开撕X大战。
最后,政府看不下眼了,发话出来,不能再这样吵闹,影响国民正常生活秩序。然后在国家邮政局的调解下,菜鸟顺丰之争的双方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不过,引发菜鸟顺丰之争的丰巢快递柜未来与菜鸟的合作问题,仍旧悬而未解。
作为物流商的顺丰为什么不惜撕破脸面地跟阿里巴巴这个电商巨头大闹???我再跟大家讲讲菜鸟和丰巢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说说顺丰,顺丰是中国物流行业的带头大哥,物流产品主要包含商务快递、电商快递、仓储配送、国际快递等多种快递服务,也包含物流普运、重货快运等重货运输服务。根据2016年的顺丰控股财报,顺丰控股的核心优势在于商务快递,而非电商快递层面。具体到电商快递业务,顺丰控股主要是中高端电商快递市场定位,在这一领域占据优势,中高端合作伙伴主要包括苹果、华为、小米、中兴、优衣库等。顺丰与其它快递公司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生存不依赖电商快递。
菜鸟成立于2013年5月,马云希望菜鸟能够通过大数据的能力,在现有物流业态的基础上,以数据为核心,通过社会化协同,接入快递公司、仓配服务商、日日顺、苏宁物流、落地配公司,打通覆盖跨境、快递、仓配、农村、末端配送的全网物流链路,并为物流商家提供大数据联通、数据赋能、数据基础产品等。帮助商家和物流企业提升物流效率,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社会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为了安抚快递公司的情绪,马云一再强调,“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是永远不会做快递的。”。所以创始股东除了诸如阿里巴巴、银泰、复星、富春投资等公司外,还吸引了顺丰和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物流行业的头部公司加入。根据公开信息,天猫投资21.5亿,占股43%。银泰通过北京国俊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6亿,占股32%。富春集团则通过富春物流投资5亿,占股10%,上海复星集团通过上海星泓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亿,占股10%,而圆通、顺丰、申通、韵达、中通各出资5000万,各占股1%。(但钛媒体记者发现,菜鸟官网公开的股东信息中,顺丰已经消失)。
但是事实证明,虽然阿里口口声声说不做快递,菜鸟成立后,却接连投资了圆通、百世汇通、星辰急便,并通过苏宁控制了天天快递,以数据为核心来逐步掌控物流行业关键节点的布局战略日渐清晰。
于是,2015年6月6日,顺丰联合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等五家物流公司发布公告,共同投资创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运营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电商物流使用的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以解决快递末端难的问题。这是国内唯一一个可以跟菜鸟物流相抗衡的平台。
2016年7月刘强东在财经《对话》栏目上的“预言”,刘强东当时大致意思是说,几家快递公司大部分利润都会被菜鸟网络吸走,如果快递公司不这样做,就会被踢出去,因为命根子就在阿里手上,只有顺丰最后可能不配合。一语成谶!
这场大战为什么会发生?
大战的起因是阿里巴巴要顺丰交出它的核心数据,不谈阿里的商业发展,就以马云说不会涉足的快递说起吧。2017年5月马云说未来几年,中国的快递会由现在每天不足1亿单到每天10亿单!我们姑且不谈这10亿单的利润,如果这10亿单全部由菜鸟来分配,每单只抽成0.5元,每天就是5亿元!一年下来是近2000亿!还需要理由吗?
至于顺丰,在撕脸大战的背后,是顺丰不甘于把自己的核心数据拱手让给菜鸟,失去发展的话语权,沦为菜鸟网络打工仔。所以,对于阿里巴巴的无理要求,哪怕是撕破脸也要断然拒绝。
各位,看明白顺丰为什么要和阿里巴巴撕破脸了吧?
|
|